PET/CT检查者在注射18F-FDG后休息,一般建议40min-60min,实际上30min-120min内也可,之后到检查室进行扫描,一般为15-20min。
在扫描完约15min后,大多数体检者会得到广播里离开的通知。部分会得到第二次扫描。第二次扫描,专 业术语叫“延迟显像”,即在第 一次扫描结束后一定时间内,对关注部位再扫描一次,根据前后两次扫描的图像的变化,对疾病做出诊断。此延迟显像为PET/CT扫描的一部分,不需要额外付费的。
一定时间:关注部位不同,一定时间也不同,比方胃肠道为40min-60min;泌尿系统(肾、膀胱)为60-100min。
为什么会做延迟显像呢?延迟的大用途是去伪存真、鉴别诊断。
空腔脏器局限性FDG摄取增高:比方说,胃充盈欠佳,局部胃壁稍增厚,FDG摄取增高,是生理性?增生性?肿瘤性?就比较难鉴别,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个延迟,给检查者喝水,再扫描一次看看,如果胃壁增厚处变薄,FDG摄取较前减低,那应该问题不大,如果延迟后,增厚的地方仍厚,FDG摄取较前还有增高,那么就会有恶性肿瘤的可能。有时候我们连续性FDG摄取增高也会做个延迟看看,而这种情况,大多数不会有恶性的情况。
实性病灶第 一次FDG摄取未见增高:实性病灶可能会因药物进入缓慢而呈现第 一次摄取未见增高的情况,在延迟扫描后,病灶FDG摄取仍未见增高,那么该病灶为良性可能大或是一个低度的恶性肿瘤;如果在延迟扫描后,病灶FDG摄取较前增高,那么该病灶的恶性肿瘤可能性会增高。
对于诊断,一般来说,延迟扫描后,关注部位的FDG摄取值较第 一次扫描增高,提示恶性可能大,降低则提示良性可能大,不过也只是可能,如有需要,还是要进一步做胃镜、肠镜一类的,因为后还是以病理诊断为依据。您可能会说,那做延迟的意义也不大嘛,我个人是这么想的,我们通过PET/CT检查,尽可能为检查者提供一个接近病灶真实情况的显像,尽大努力降低额外检查的费用。